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泉江 发布时间:2017-06-12 11:59 | 分享: |
后续走势:
监管与基本面均形成一定支撑
在此背景下,对于后续的走势,邓海清认为,也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金融监管的角度,二是经济走势的角度,三是利率走势的角度。
从金融监管的方向来看,之前的金融严监管将面临一定的边际放缓,这对于股市是较大的利好。“比如,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相关答记者问,同时上交所与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及答记者问,证监会及交易所出手限制大股东减持,反映出监管层对股市稳定运行的考虑,这也表明前期超出预期的监管政策可能已经见顶,这将会利好未来股市的走势。”邓海清向记者表示。
从经济走势的角度来看,一方面,2016年以来经济不断走稳,实体经济逐渐表现出一定的活力,社会消费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好转,经济结构的好转也有着一定的支撑。
但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对于经济的走好形成了一定的利空,房地产投资在我国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一、二线城市房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未来可能成为经济增速的隐忧。“总体上,我们认为,尽管房地产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拖累,但是由于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逐渐充足,再加上欧美等国经济复苏走好将带动出口的走好,因此,经济大概率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依然看好我国长期经济的L型拐点。”他表示。
而从利率走势上看,股市投资中有一种说法:“利率是股市的重力”。简单的解释即是,股市是企业的盈利,而企业盈利就是“项目收益率-资金成本利率”。因此,如果利率即资金成本过高,将会大幅拖累股市的走势。
“关于目前利率的水平,我们认为,可能短期已经见顶,原因在于,前期由于资金趋紧,叠加严监管政策,使得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大幅上行,但从目前来看,监管协调2.0的可能出现,可以看到目前利率或已经处于阶段性高位,未来随着利率的回落,同样会利好股市。”邓海清分析称,无论是未来金融监管的边际放缓,经济基本面大概率延续L形拐点,还是利率出现阶段性高点后开始回落,都将对股市形成一定的支撑,依然看好长期股市健康牛走势。
政策逻辑:
将市场引向价值投资
而对于目前市场所热烈讨论的监管政策,邓海清告诉记者,近一年来,沪深股市政策层最大的变化主要是三大方面。一是新股发行持续推进,二是大股东减持新政,三是保险资金入市新规。
一方面新股发行的持续推进将会从根本上解决IPO“堰塞湖”的现象,有利于股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从短期看,注册制的推进将会使得新股大量上市,必然分流股市存量资金,供过于求、估值回归,造成股票价值中枢下移,对市场造成冲击。
不过,仍然需要分析其具体影响。一是对壳资源的影响,持续的新股发行使壳资源逐渐丧失其稀缺性,壳资源的价值将逐步下行;二是对整体估值的影响,可供投资者选择的股票大大增加,市场估值有望逐步回归理性;三是对市场投资氛围的影响,核准制下股市的发行体制行政干预较多,导致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容易暴涨暴跌,新股发行持续推进则将会改善投机氛围,会更多地引向价值投资。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相关答记者问。邓海清认为,监管层出手限制大股东等主体的减持行为,也将会从资金面、情绪上利好股票市场走势。
一是减持将会稀释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由于大股东们持仓规模较大,减持行为将会带来数千万元的资金流出股市,可能大幅拖累股市走势;二是大股东往往比散户更为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将向市场传递出大股东认为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下降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拖累股票的走势。
“因此,总体上,监管层限制大股东等主体的减持行为将会从资金面、情绪上利好股市走势。”邓海清表示。
此外,2017年1月24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险企投资单一股票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总资产5%、权益类投资余额不高于总资产30%。与此同时,保险公司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行事前核准,严禁险企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收购上市公司。
“回顾2015年开始持续一年多的宝万之争,到后来的险资掀起举牌潮,保险资金一度被‘妖魔化’。但上述《通知》的发布将对保险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规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回归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投资模式。”邓海清分析称。
市场建设:
良好制度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轮股市调整中,不少人士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上。对此,邓海清认为,拟从监管层、市场制度、投资者三个方面,去探究本轮股市对于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启发。
“股市的制度建设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监管层的作用,本轮股市反映出监管层在不断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要建立起良好的法律制度,从而为股市长期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邓海清同时认为,在政策严监管的同时,需要避免发生为防范风险而带来的风险,严监管政策的度一定要在市场不爆发大的风险前提下进行,这就意味着调控市场需要控制好节奏、张弛有度。
而关于未来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从根本上讲,股市是一个投资者融出资金以便于企业发展,同时投资者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回报的一个市场,但是由于资金的逐利性,导致投资者更多地谋求资本利得,从而导致了股市功能上的本末倒置。
邓海清认为,未来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一定要建立起正确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股市的职能回归资金融通的本质。
此外,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离不开投资者的配合。股市是投资者的股市,投资者的风格将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制度的合理运行。“一方面未来市场制度的规范将会要求投资者风格更多地以公司分红为主要收益来源;另一方面投资者也需要逐渐转换投资风格,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正常运行提供助力。”他表示。
(责任编辑:欣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