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金融时评 >

黄金投资恰逢其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4 17:32   分享:

  随着股市、楼市、基金热潮的减退,时下黄金投资骤然升温,黄金市场呈现出放量大涨的态势,我区首府各家银行和金店内前来咨询和购买黄金的人络绎不绝。这股“黄金热”的背后,既有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的直接拉动,更反映出居民黄金投资意识的崛起。
  作为一种投资产品,黄金由于其价值相对稳定,是非常理想的避险工具。从2002年80元/克左右的金价,到2008年稳站在200元/克以上,黄金价格已经累积了可观的涨幅。综合世界黄金供给与需求状况可以看出,黄金需求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但总供给的增加却有限。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从较长时期看,目前的金价仍处于牛市的中段位置,市场对黄金的估值正趋于合理,金价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突破1000美元/盎司几无悬念。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认为,在高通胀背景下,黄金价格从长期看,其牛市仍将持续10至15年。更为重要的是,即便不谋求从金价的波动中牟取利润,作为价值最为稳定的金融投资产品,黄金也是投资者构建资产组合时不应缺少的品种,发挥着“保险绳”和“安全阀”的作用。
  目前,我国黄金投资主要有纸黄金、实物黄金和黄金期货等产品和方式可供选择。其中纸黄金又称账户黄金,投资者通过把握市场走势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纸黄金不能提取实物,但投资门槛比较低,操作简便快捷,手续费总体上比买卖实物黄金低,同时也不用为保管黄金操心。目前的纸黄金交易分为人民币账户黄金买卖和美元账户黄金买卖,工商银行的“金行家”个人美元账户黄金投资产品和个人人民币账户黄金投资产品就属于这种纯粹投资型的纸金产品,前者以其“外币炒金”概念受到市场的青睐,后者作为投资币种和投资门槛限制最少、适应范围最广的个人黄金投资品种,满足了广大普通黄金投资者的需求。
  而实物黄金则是广大投资者最为熟悉的黄金投资收藏产品,像各种金条、金币和黄金首饰都属于实物黄金。与追逐国际黄金市场波动的纸黄金交易相比,实物黄金投资显得比较稳妥,相对于其他黄金投资方式而言,实物黄金适合于中长线投资的稳健型投资者,不需要投资者具备很专业的投资知识,不用每天关注金价的波动,在黄金上涨行情中,实物黄金投资是最省心的一种投资方式。而商业银行推出的投资型金条则几乎紧贴黄金价格,是一种投资和收藏两相宜的实物黄金产品。如由工商银行“如意金”,成色为Au99.99,每根金条上都刻有“中国工商银行”标识并配备唯一编号及其品质证书,“如意金”的售价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挂钩,透明度高,具有较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此外,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兼具纸黄金和实物黄金优点的代理个人实物黄金业务。这是一种以人民币资金投资黄金的产品,与目前的“纸黄金”相比,投资这种产品的客户既可通过买卖黄金赚取价差,也可以选择提取黄金实物,满足了普通百姓实物多元化投资的需要。如工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推出的个人实物黄金产品,涵盖了实金和纸金的投资范畴,交易方式与纸黄金相同,价格与国内黄金市场直接挂钩,个人既可以将买入的黄金提取出来,也可以不提金而在账户上开展黄金买卖投资操作。工行的代理个人实物黄金业务最小交易单位为100克黄金,最小交割量也为100克,可以在全国任意指定的工行网点提取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定精练企业精炼的成色为99.99%标准金条。
  黄金期货是黄金现货和远期市场的延伸和发展,实行保证金制度,具有以小博大的特点。虽然黄金期货是个很好的投资品种,但由于期货本身的做空机制和杠杆放大效应,引起期价剧烈波动的可能性加大,如操作不慎,就可能出现大额亏损。所以,投资者要在涉足黄金期货之前,对其风险收益和交易流程都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黄金交易通道是否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把握住市场中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为方便广大黄金投资者,工商银行提供网点、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三种平台,以便客户随时随地下单。如今,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由于其可以自助操作、交易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区投资者进行黄金交易的主要渠道。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客户不仅可以自助开户,也可实时查询信息,随时了解金价走势,掌握本人账务信息。工行网上银行交易方式多样,且提供全天候便民服务,周一早7点到周六凌晨4点期间都可进行交易。据了解,自去年4月,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在全疆开通了个人网上银行黄金买卖业务以来,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交易量不断攀升,业务发展形势喜人。2007年,该行网上黄金买卖业务交易笔数就达5万多笔,网上黄金交易额近8亿元。
责任编辑:刘建伶

(责任编辑:admin)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