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张冰洁 发布时间:2025-01-09 18:20 | 分享: |
在经历净值化转型、多轮“赎回潮”考验后,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回暖,产品规模稳中有升,多家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2024年初增加超3000亿元。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0日,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30.27万亿元,相较2024年初,银行理财规模增加超4万亿元。
站在30万亿元关口,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仍然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与公募基金规模的差距仍然无法弥合、权益投资能力有待提升、中小银行理财牌照难求……
作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桥梁,银行理财如何在新的监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竞合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离不开各家理财公司“破”与“立”的勇气。
产品规模逐步回升
在经历了市场波动后,2024年,银行理财“元气”不断恢复,存续规模也经历了从萎缩到修复的过程。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达26.3万亿元。从季度表现来看,2024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约22.1万亿元,二季度末增加至24万亿元,三季度末进一步攀升至25.3万亿元,规模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分类型来看,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等头部理财子公司市场份额上升明显,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元的理财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合计规模占比约87.4%。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理财市场规模有所回升,但较公募基金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内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净值总计达31.99万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的产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2025年经济持续复苏,预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有利于银行理财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有望推动规模进一步增长。”普益标准研究员杨颀表示,对于理财子公司来说,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则有望实现规模持续增长。
理财公司牌照发放放缓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近年来,理财公司的牌照发放步伐明显减缓。
2024年首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银理财”)获准筹建,这也让浙银理财成为两年来唯一一家获批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建信理财开业以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32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均拿到了理财子公司牌照。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拼图”完成的同时,仍然有不少地方中小银行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入场券”翘首以盼。
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长沙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中针对投资者关心的理财子公司申请设立情况回应称:“关于理财子公司申筹,我行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最新监管政策,推动理财子公司申筹相关工作。”此外,成都银行、齐鲁银行等多家银行也曾公布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但至今未有新的进展。
“近年来,银行理财行业扩张太快、竞争过度,导致市场资源分散,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存在产品类似、收益降低、风险管控能力弱等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为防止恶性竞争和低效运营,金融管理部门更倾向于加强对现有理财子公司的监管,督促其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优化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一味地扩大规模。”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表示:“严格控制牌照发放也是风控措施之一,预计该政策不可能大幅度转向。所以,在剩余机构中,可能只有几家头部机构有希望拿到牌照,其余中小银行应尽快建立有效的代销体系。”
补齐短板 实现“破”与“立”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逐步完成净值化转型,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大环境下,理财行业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间的匹配难度越来越大,在净值化转型下,市场波动容易直接引发产品净值波动,满足客户低波动稳健投资需求的难度和挑战也较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实现“破”与“立”,将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接下来的展业重点。
“在理财行业30万亿元存续规模中,95%的资金堆积在R1和R2的低风险产品里。”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认为,原来堆积在R1、R2低风险理财产品中的大量资金,要向R3、R4、R5等级理财产品延伸。
“在做好存量低波动产品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中长期封闭式产品、定开产品的布局力度,尤其是要围绕‘固收+’探索新策略、打造新品牌,抢抓权益市场机遇。”高向阳说。
在补齐权益类投资短板、提升产品投研能力的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目前,理财产品的同质化仍很强,鉴于银行理财集中在低风险区域,投资范围相对较窄,产品本身很难有突破性发展。”杨国忠表示,理财子公司的竞争方向可能会更多偏向服务性,例如改善信息服务、提升产品操作便利性等。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也在聚焦新质生产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推动产品服务升级转型。
例如,工银理财依托“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能力,已通过股权投资为数百家科创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信银理财面向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先进装备、人工智能等赛道,以服务重点区域科创企业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
“银行理财要坚持政治性、人民性。”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徐洁勤表示,“资产端配置要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兼顾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不移走净值化转型之路;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大力发展普惠理财,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欣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