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李珮 发布时间:2022-05-18 11:05 | 分享: |
赏花踏青、田园采摘、湿地观光……“五一”假期期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全国各地的户外乡村生态游热度持续走高。文化和旅游部也推出了“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13条,在丰富假日生活,为群众出游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提振消费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近两年来,乡村生态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要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民宿经济、户外运动等服务环境和品质。
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的乡村生态游成为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窗口”,也为乡村的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提供了助力。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振兴,既包括科技和文化,也包括产业和金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配套金融服务的支撑。这也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具体而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释放更多的资源投入乡村振兴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继续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功能,提高政策支持普惠性,适度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加大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力度。
当前,支农支小再贷款已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到1.85万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5161亿元,同比增加739亿元。
同时,在微观层面也需要增强商业银行等金融主体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相关的农业生产、风貌改造、道路交通、乡村绿化等方面的支持。例如,有针对性地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其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机构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做到务实高效、精准施策。
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升级、粮食安全、大豆与油料等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跨境贸易等都是当前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业务需要关注并倾斜的重点领域。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近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大信贷资金支持是现在农业农村投资里很重要的一块,重点是落实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投放。
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定增长,并要求各银行机构继续单列涉农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完成差异化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
金融机构还应主动在金融科技领域加强布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有效整合涉农主体信用信息,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
再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强基础、补短板,着力破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多个监管规章和指导性文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激发农村金融服务活力,推动构建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比如,针对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的痛点,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各级涉农信用信息系统,探索开展信用救助等。再如围绕乡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通知》也提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建设的有效方式,构建乡村建设领域综合平衡融资模式,破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还款来源难题。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村美民富产业旺成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足点,金融机构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欣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