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金融时评 >

中美贸易摩擦争的是什么?

来源:中国金融家  作者:孙榕  发布时间:2018-05-09 11:03   分享:

 中国有句谚语:察其言,更要观其行。近期,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亲手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令外界惊诧的是,特朗普一面“煽风点火”,白宫官员又一面忙着“救火”。在表面自相矛盾的背后,更透露出特朗普团队的“精明”之处与别有用心。自诩拥有“交易的艺术”的特朗普一向善于虚张声势,然后从中获取利益。专家提醒,面对美国的心理攻势,中国在坚决反击的同时,更要保持战略定力,练好“内功”,并做好长期斗争的打算。

4月6日,贸易摩擦刺激华尔街,美股再现大幅下跌。

  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的贸易挑衅,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其长久谋划的多重棋局的一部分。梳理此轮中美贸易摩擦,有两个数字至关重要——232调查和301调查。

  2017年4月,特朗普指示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进行调查。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依据所谓的“232调查”,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关税。

  针对美国“232”调查,中国迅速制定反制措施。4月1日深夜,中国宣布自2018年4月2日起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征15%或25%关税,征收额度与美国钢铝关税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对等。至此,中国反击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第一锤”正式落地。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正当“232”调查尘埃未定之时,“301”调查又接踵而来。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一份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拟对最高达 6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 25%的关税。美国东部时间4月3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国国出口美国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多种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已有充分的准备并给出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回击:当天下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时隔两天,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特朗普再次在推特上发文称,他已经指示美国贸易办公室考虑在“301条款”下对中国1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附加关税。

  面对特朗普的再度“恫吓”,中国绝对不会怕,更不会退。商务部、外交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坚决回应称,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我们不会挑事,但如果有人挑事,我们会坚决应战。中国人办事历来是十分认真的,一定会说到做到。”同时,两部门均极不寻常地使用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等说法,给予美国政府强硬回击。

  虽然特朗普语言激进,但美国政府官方发言却在为贸易战“降火”。美国东部时间4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发布的“总统给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议长的信”这一文件中写到:“欢迎任何与美国有安全关系但目前仍未获豁免的国家,与我们讨论一项可能的豁免替代办法,以解决美国因进口铝和钢制品带来的损害威胁。”同时,一名白宫官员进一步解释说,特朗普口中的1000亿美元指的应是进口商品价值而不是征税总额,随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也立即发表个人声明称,追加关税“没有任何一项会立即生效”。

  特朗普的“醉翁之意”

  “先提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条件,然后再退让一些,你真正想要的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深谙这种对抗性谈判的门道。如果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并不是特朗普的最终目的,那么,他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减少中美贸易顺差,是特朗普政府挑起此轮贸易摩擦最堂而皇之的理由,美国明确要求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而根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除了统计测算差异外,造成中美贸易逆差原因繁多,既有中美双方经济结构、国际分工、价值链定位等诸多因素决定,也受到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管制、市场准入、安全审查等多重问题的影响。因此,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能仅要求中国单方面进行不对称调整,而美国毫无作为。

  通过贸易手段为中期选举筹谋,是特朗普此举的另一重要目标。今年11月,美国国会将进行中期选举,这对特朗普连任至关重要。出于对中期选举中掌握主动权以及为竞选连任的考量,特朗普意图通过增加关税等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让步,从而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这是特朗普争取政治资本寻求连任的重要策略。对此,在中国商务部的反制清单中,农产品占据了重要位置。基于农业州是特朗普竞选的重要票仓,在短期内农业将成为中国反击的主要目标。

  通过贸易手段遏制中国技术崛起,是特朗普此举更为深层的目的。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4月3日下午公布的清单,这次美国加征关税涉及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1300个类别,目光紧盯《中国制造2025》中确定的关键战略领域产品。在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将制定新的限制条款,对中国对美投资和技术获取施加限制。随着中美经济体量差距的逐步收窄,两国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正面竞争。此次美国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借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强国升级,试图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科技的崛起,也侧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崛起的担忧。

  中美贸易摩擦最终走向如何?

  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灾难。

  中国对美国7类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只是中国针对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反击,意在敲山震虎,为中美就“301调查”的谈判增加砝码,并未上升到贸易战的程度。即使特朗普拟加征10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表述将大幅增加中美贸易战的可能性,但多位专家预计中美之间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仍然不大,现在仍有机会避免贸易战的发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表示,美国“301”调查分为发起调查、磋商、裁定、实施四步。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步到第四步。签署备忘录后15天内发布初步清单,30天内发布最终清单,再经过最短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过渡期,才能正式实施关税制裁。因此,“靴子”最快两个月、最慢半年才能落下。

  虽然贸易战会对中国经济带来阵痛,但从更长期的角度也将倒逼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积累的贸易顺差主要在货物贸易领域,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的逆差呈逐年扩大之势,而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应对不可避免的挑战,中国应积极修炼“内功”,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扩大双向交流等。

  中美贸易摩擦,争的到底是什么?从表面上看,争的是贸易顺差、美国优先,而实际上则是国际规则要不要遵守、多边体制要不要维护、经济全球化要不要推进的重大原则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美两国都是巨大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 从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成长为维护者的中国,始终秉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正是中国面对逆全球化局面时发出的“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