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银行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我们在行动

来源:新疆金融网  作者:李晶 蒋仕晓  发布时间:2024-09-25 16:46   分享:

      (新疆金融网讯)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决策部署,全面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持续强化警银沟通协作力度,多维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始终将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公众反诈意识和识骗能力。
      哈密分行成功堵截一起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事件
      2024年7月25日,一对父女到工商银行哈密解放路支行办理新开网银及转账功能业务,且声称时间紧迫。“你就快快给我们开通一下我爸爸这张卡的网银和转账功能,本人都在这呢,问那么多干嘛呀!我们着急转账,我们要贷款,贷不下来你们负责吗?”这些话,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
      经过进一步沟通和了解,发现客户准备通过微信添加的所谓“客户经理”办理贷款业务。所谓的“客户经理”让其下载不明APP,并通过微信发送链接,进入链接页面显示贷款待发放资金5万元。“客户经理”便诱导其前往银行开通网银及转账功能,并让其提供银行卡号,承诺客户先支付6000元之后,再给予 5 万元的贷款。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经过不厌其烦的解释和劝说,客户当场删除了“客户经理”的微信,表示感谢后离开了网点。
      2024年8月9号上午,客户向该行赠送锦旗,锦旗上印着“热情服务,细致周到;反诈先锋,为民挽损”。客户情绪很激动,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姐姐,辛亏你让我提高警惕,删除了微信上那个“客户经理”的微信,要不然我和爸爸真的被骗了!”

      博州分行成功堵截一起老年客户柜面大额取现涉诈事件

      2024年9月6日上午12时许,一名老年客户王女士到工商银行博州北京路支行办理大额取现业务。工作人员发现客户神色慌张、语无伦次,且精神状态异常,随即提醒客户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或支取现金,防止电信诈骗。王女士表示要取款21万元给儿子筹办婚礼,希望尽快取走现金。出于电信反诈的敏感性,该行负责人怀疑事有蹊跷,便让客服经理稳住客户情绪,问客户要了其儿子联系电话并核实筹办婚礼事宜的真实性。经与客户儿子联系得知筹办婚礼事宜并不属实,该行工作人员以解释业务事项为由拖延时间,同步向博乐市反诈中心反馈情况,最终青达拉派出所民警到支行当面劝阻客户,及时阻止了该储户支取大额现金交易,为客户挽回了21万元资金损失。

      2024 年 9 月 10 日,博乐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向工商银行博州北京路支行送上了反诈锦旗和感谢信,以表彰支行积极履行防范电信诈骗义务,践行金融反诈“守护员”工作成效。

      

      伊犁分行成功堵截一起“航班延误赔付”涉诈风险事件

      2024年9月18日,一名外地户籍客户,前来工行伊犁霍城清水河支行紧急办理银行卡调额业务,客户神色慌张,不断催促工作人员为其开通银行卡大额转账功能,且要赶紧办完业务和旅游公司一起离开本地。客户所述情况立即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经进一步核实,该客户来疆旅游时,接到一通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客户因乘坐的航班延误要对其进行赔偿,要求客户下载注册“云服务”APP、开通银行卡大额转账功能后为其返还“赔偿金”。根据客户所述情况,该行负责人立即确认该事件为典型的电信诈骗,为避免客户资金受到损失,立即上报上级行主管部门并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通过派出所民警快速出警,警银联动共同实施劝阻,成功避免客户6.5万元资金损失。
      随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不断升级,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外部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深入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和担当,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防控治理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用心守护好客户的资金与账户安全,为营造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