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今天是周日,银行下午不上班,我看您很着急,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当听见“我卡里的钱怎么没了、验证码、重置密码、贷款”等只言片语后,来单位取文件的中国工商银行克州分行理财经理杨多祥赶紧上前询问。
“我要办理贷款,现在卡里的钱也没了,客服却说他们在给我增加额度,让我继续给卡里打钱。”市民吾某急得原地跺脚。
“您先别着急,我先了解一下您的情况。”杨多祥向吾某展示了自己的工牌。当杨多祥看了吾某借贷微信聊天内容后,他确定这位大姐一定是被诈骗了。在简要给吾某解释情况后,当即驱车带着吾某一同前往克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简称反诈中心)。
反诈中心民警根据受害人账户资金流水,发现该笔资金已转至上海通华基金公司,随即与该公司联系并追查资金去向。经核查资金已转至京东金融账户内,反诈中心民警与京东金融客服联系,成功对该账户进行冻结。
9月30日下午,记者从吾某处得知,金融系统正在给她转账。“感谢工行的工作人员和反诈中心的民警们,是他们让我避免了损失。也希望大家都擦亮眼睛,提高反诈骗意识。”吾某说。
据了解,2021年9月,吾某准备做牦牛肉生意,但是缺一笔启动资金。吾某认为银行贷款手续过于复杂,因急于用钱,想起一个曾在网贷APP贷款成功的朋友,便萌发了网贷的想法。随后,吾某从手机管家下载了一款贷款软件。在该软件填写贷款需求和个人信息后,添加了一名自称是民生银行客服朱某的微信。朱某将吾某拉进一个4人的微信群聊,其中3人分别扮演在线客服、放款专员、民生银行信贷部客服。客服代表为取得吾某信任,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通过微信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
骗取吾某信任后,客服代表将贷款合同发送至微信群聊并对吾某提出打印、签字、按手印、回发等要求。因吾某需在3年内还清20万元贷款,客服代表告知吾某,需本人银行卡有6万元的资金并提供本人银行卡10万元的资金交易流水,才能通过放款审核。
吾某对此产生了疑问,告诉客服代表正因为自己没钱所以需要贷款。经过一番争论,客服代表同意让吾某先在自己的银行卡里存入1万元,降低放贷要求并承诺10分钟到账。
在吾某从朋友处借到1万元存入银行卡后,客服代表又诱导吾某告知手机验证码与银行卡卡号,随即1万元被客服代表转走。同时,客服代表又让吾某去银行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并做密码修改,言辞中暗示吾某将网银登录密码、取现密码和网银支付密码全部设置成统一密码并写在纸上。
当吾某按客服代表要求抵达银行时,发现自己卡里的1万元被人转走,吾某与客服代表联系询问资金去向时,杨多祥闻讯而来了解情况。
9月30日,记者从吾某处了解到,吾某经杨多祥帮助已从本地农村信用社成功贷款。
“针对这样的情况,银行备有预案。每周一、周三的例会中,反诈培训是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反诈中心会及时为我们讲解新型诈骗手段,进一步加强银行职工的反诈骗技能。”杨多祥说。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对此,克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提醒大家:1、如需贷款请一定到正规银行或知名网贷公司,按正规程序贷款。切不可听信各类贷款中介,陷入种种贷款诈骗套路。 2、贷款并不需要交保证金、做银行流水账,如出现此类要求,请注意。3、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申请贷款,提供个人信息,更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提供给陌生人。4、一旦确认自己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