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银行 >

中国银行“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为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赋能

来源:新疆金融网  作者:王璇  发布时间:2020-11-10 12:44   分享:

      (新疆金融网讯)近日,中国银行党务工作部与软件开发中心的专家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的200余位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现场授课,同时全师800余位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视频听课。精彩授课、专业介绍,让师市及各团场党务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为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赋能。
      据了解,“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是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党建、科技、金融等方面优势,精心打造的抓党建、强党建、评党建的互联网党建平台。自投产上线以来,该平台运行平稳高效,并于2020年8月6日,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互联网+党建”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二等奖,引起行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银行“复兴壹号”党建工作平台行外上线单位3517家,注册用户124.06万人。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640个党组织和1.73万余名党员实现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银行党委立足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让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
      “‘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中的党组织活动线上开展、党员教育线上进行、党费缴纳线上完成、党建活动线上组织等功能,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免费、方便、实用、高效,真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福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党务工作者王女士体验平台党费交纳、统计功能简单、高效时感慨地说道。
      在推广过程中,中国银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行铁门关市支行积极主动与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党委组织部沟通对接,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数据导入模板等进行设计,对各级管理员权限赋予进行不断探索,对数据准确性测试进行优化,实现了平台初期开发专班推进、共同建设、实时维护,最终达成“共建、共享、共担当”的合作理念,为平台的功能拓展、系统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探出了一条新思路。
      同时,合作双方不断加强联系沟通,组成专项工作组赴北京与中国银行党务工作部和软件开发中心进行深度对接,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在后台设计中,铁门关市作为使用方,及时发现和收集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向中国银行反馈,按照便于操作、便于管理、便于使用的原则,将后台各项设计进行优化布局,保证后台始终向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特有的党费收缴、统计功能,实现各级党组织实时掌握党员交纳党费情况,针对年老体弱等党员,还补充开发了党费一键代交功能,实现党费收缴信息化、终端化、移动化。
      中国银行始终坚持共同开发的原则,开放后台功能模块,与铁门关市党委组织部共商后台功能需求,综合基层党组织基本建设、信息共享、工作交流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创新设计“党建圈”“文化馆”“专题活动”等模块,实现了经验交流快、特色活动新、专题活动实。尤其是平台的学习和测试等功能,使得各级党组织均可以在全体党员范围内随时开展专题学习和知识测试,后台自动对党员参与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实现全程可视化,对党员日常学习等情况掌握更加直观便捷。兵团第二师21团党建办主任刘全胜说:“以前组织党员参加知识测试,需要找各种软件进行编辑推送,数据统计也有很多限制,通过“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我们的测试活动更加顺利高效了,同一支部的党员还可以看到其他党员的成绩分数,无形中形成了比学超的氛围。”
      据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复兴壹号”党建平台采用“傻瓜式”后台管理模块和前台体验模块,提供给客户免费使用、终身维护,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愿意用、喜欢用。兵团第二师24团5连党支部书记唐生华说:“在‘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兄弟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加强了不同支部之间的交流学习,拉近了时空距离。党员通过平台能够实时了解师团连三级党组织关于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覆盖师团连三级党组织的“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已全面运行,“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成效不断凸显,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帮手,使得基层党组织多项党内活动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快捷,党员教育管理融合新的模式,提升了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