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银行 >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记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凯赛尔•伊明

来源:新疆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7 11:11   分享: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村民期盼的就是我要干好的。”

  这是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住疏勒县塔尕尔其乡托库孜欧塔克村第一书记凯赛尔·伊明最常说的话。让每一个农户家庭都过上幸福生活,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和责任,更是他的心愿。

  自2018年驻村以来,凯赛尔·伊明带领驻村各支力量,聚焦总目标,抓实“1+2+5”目标任务,围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听民声、聚民心、促脱贫、谋富裕,让惠民春风温暖村民的心坎儿,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称赞。

 建强基层 让班子强起来

  驻村伊始,凯赛尔书记发现村里很多工作落实难,部分村干部做事缺乏计划,工作效率低。如何强班子成了他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他结合本村实际,从建制度、教方法入手,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干部队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根据每个村干部的能力和特点,他为每个村干部都明确了岗位职责,并以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干”“培帮带”方式开展工作,他率先垂范,当好样板,起好带头作用,不定期给党员干部讲党课、带领大家学理论,从思想、作风上对村干部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在凯赛尔书记的引导和带领下村党组织、村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日益显现,三年来,有138名优秀村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共发展了11名党员。

  “凯赛尔书记帮我们理清了思路,教了很多工作方法,以前我们在村民中没有号召力,现在村干部工作能力强,我们在村民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了”村主任阿布力克骄傲的说。

  理清思路 让老百姓富起来

  提高村民收入,拓宽收入渠道,是凯赛尔书记脱贫攻坚计划的头等大事。通过走访、了解和充分调研论证,他将“特色种植、稳定就业、扶贫项目”三种措施作为增收渠道和脱贫工作的重点进行落实。

  根据农村家庭人口特点和需求,他分层引导、精准施策,对只有一个劳动力的农户家庭采取“特色种植+牲畜养殖+扶贫项目收益”模式增收,家中老人、小孩、耕地、牲畜有人管,全家收入还有所提高;对有两个以上劳动力的农户家庭采取留下一个劳动力,其他劳动力按照年龄分段,划分区域模式安排就业,30岁以下劳动力安排疆外就业,既增加收入,又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消除旧习,对30岁-45岁劳动力安排到疆内就业,解决这类人员不愿意离开家乡的烦恼,对45岁以上人员安排到县域及就近就地政府性采购岗位就业,解决休息时间可以回家照顾家人需求。以上分层引导、因人制宜就业模式既有效调动了村民就业的积极性,又稳定了劳动关系。三年来全村340户1594人、实现就业的就达到307户6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616人中实现就业就115户256人,就业村民人均月收入1200元至5000元不等对当地村民劳动致富的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托库孜欧塔克村农业产品种植单一,人均耕地种植面积偏少,家庭收入较低。凯赛尔书记发现本村葡萄和甜瓜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种植规模小,村民参与少,通过实地了解及市场对接,将葡萄和甜瓜种植作为村特色种植产业,鼓励村民进行种植,并安排技术人员给与指导,联系水果销售商对接,确保销售和价格稳定,三年来托库孜欧塔克村种植的葡萄330亩、甜瓜250亩,为245户农户家庭每年带来160多万元销售收入,户均增收6500元。2020年初凯赛尔书记又带领村民启动了新增种植1000亩葡萄春耕播种工作。

  扶贫项目是党和国家对贫困户进行扶持、发展、增收重要举措,凯赛尔书记结合当地实际,亲自带头,逐项逐户落实扶贫项目,统筹开展落实实施。三年来扶贫项目开花结果,2018年新建卫星工厂项目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20个,人均月收入1600元以上;新建保鲜库项目建设竣工,100吨黄萝卜、130吨苹果相继入库,累计收益10万元。凯书记还将村里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家具合作社、林果合作社、拖把合作社,安排致富带头人进行管理,贫困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社成功运营对村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捐赠扶持的家具合作社,实现家具制造销售49万元,盈利8万元。三年来托库孜欧塔克村陆续落实入户扶贫项目19个,收益贫困户133户616人,贫困户年收益500元至2000元不等。

  美化环境 让村子靓起来

  为了让托库孜欧塔克村环境更美、更靓,凯赛尔书记亲力亲为,带领村民对房前屋后、村道路两边进行绿化,在房前安装围栏,对主干道路进行维修、林带进行整治、土渠淤泥进行疏通,利用拆除的旧房旧砖铺设人行道,安装了路灯,摆放垃圾桶,绿化、净化、美化了人居环境。

  推行三新生活标准后,村里家家有沙发、床、孩子学习课桌等,村里的家具合作社为农户80%家具,建立了庭院经济扶贫项目。三年来,全村45户农户易地搬迁住进了新楼房,240户农户住进了新建的富民安居房。

  “感谢共产党,感谢凯赛尔书记让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好房子,这鸡蛋是我养的鸡产的凯书记你必须要收下”年近90岁的孤寡老人吾舒尔罕·喀迪尔提着鸡蛋来到村委会抓着凯书记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

  智志双扶 让百姓动起来

  “让老百姓动起来”,让村民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这是凯赛尔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经常说的一句话。

  驻村以来,凯赛尔书记带领班子队伍入户走访,了解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查找“等靠要”思想的根源。摸清根源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召开各类观摩会、现场会,以互相对比的方式,开展“比一比、赛一赛”活动,使相对落后的村民“红红脸”,找到自身的不足与方向,让村民学习模仿并比增收效果方式启发触动贫困户;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宣讲作用,利用周一升国旗活动、夜校、田间地头等不同场合开展宣讲,激发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改变,调动了村民生产积极性,拓宽就业空间、持续稳定增收。贫困户茹仙古丽说:“最喜欢听凯赛尔书记讲话了,让我们知道了好多事情和道理,每次听完感触特别深,有一种不努力都不行的动力”。

  每当提起凯赛尔书记,乡亲们就会饱含深情的说:“感谢党给我们派来一个好书记,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凯书记千万不要走呀”。就这样,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基层村第一书记凯赛尔·伊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用脱贫攻坚的成果诠释了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三年来,托库孜欧塔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得到了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村建设发展和民生工程得到极大提高和改善,有力调动了村民生产积极性,拓宽就业空间、保障持续稳定增收,住房、教育、医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脱贫标稳定实现。村里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7.9%下降为2019年0.97%,降低了33.46个百分点。

  在凯赛尔书记带领下,托库孜欧塔克村多次获得脱贫攻坚模范示范村,并于2019年11月顺利通过验收,130户600人实现脱贫,托库孜欧塔克村彻底退出了贫困村行列。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