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银行 >

中国银行乌鲁木齐市分行开展“3.15”金融知识 进校园活动

来源:新疆金融网  作者:王璇 李琳  发布时间:2019-03-18 16:11   分享:

      

       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是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作。中国银行乌鲁木齐市分行坚持不断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通过网点厅堂宣传与渠道资源配合“走出去”,开展多样性的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深入到校园、商圈、社区、企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学生群体消费需求增强,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学生更本质的特征是好奇心极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信用消费的需求明显。但大多数学生群体金融知识很欠缺,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网络渠道,诈骗招数更是频频发出,数量众多的网络贷款风险事件骇人听闻。据统计,“90后”和“80后”作为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军,成为网络诈骗主要受害群体。从受到网络诈骗的年龄上来看,“90后”受害者占总人数的43.1%,“80后”受害者占比31.6%。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属的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校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恰逢消费者金融知识宣传月,为进一步普及金融基础知识,践行我行担当社会责任的战略使命,中国银行乌鲁木齐市分行于3月13日和14日分别走进乌鲁木齐市职业大学本部及八钢校区,为在校学生开展了三场金融知识进校园专项讲座,合计参加讲座人员达1300人次。
校方同银行积极配合在校园内设置活动宣传展台,摆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此次活动以讲座形式开展,通过精彩的内容、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从“金融好网民”的内涵和行为、远离校园不良贷款、提高投资理财技能、普及“负责任的借贷”概念、识别和应对互联网金融广告、生活中的金融常识、风险与自我保护等七个部分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知识宣传。
      在讲解到金融诈骗案例时,多名学生表示曾经接到类似短信。当代生活离不开网络,各种手机APP日新月异,同学们表示,之前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信息是否被泄露,通过今天的活动认识到以后遇到类似的短信绝不打开并立刻删除,也不会随意下载未授权的手机APP。活动后会及时联系家人,给亲人们普及电信诈骗相关知识,为保护家庭财产安全尽一份力。
      本次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学生群体传导了正确的金融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明确了个人征信信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了如何防范校园电信诈骗、校园网贷诈骗的基本技能。此次活动一方面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净化金融环境,进一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拓展了金融知识普及的受众面,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