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诗意与远方
——工行新疆分行深化普惠金融 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深秋,喀什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塔瓦克其村。
阳光透过云曦,照亮渐渐苏醒的村落,整个村庄沸腾了!
村边的马路上,孩子们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走在结伴上学的路上;忙着收割的村民们赶着马车、骑着摩托,奔往田间地头,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平坦笔直的马路两侧,是一排排茂密的梧桐。秋风吹来,枝叶婆娑,闪烁着温暖的金色。这480多棵梧桐,是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们一起栽种的。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多年来,工行新疆分行结合自身实际融资融智,认真履行定点帮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农村,以大行责任担当,将他们对这片土地热爱和真情,化为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一项项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机制 压实工作责任
近年来,银行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领贫困区人民的生活奔小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工行新疆分行专门成立了由行长担任组长,相关条线主管副行长、行长助理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支持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该行领导多次深入塔瓦克其村开展调研,与工作队共商工作之法、扶贫之策,谋划脱贫思路,将扶贫工作与全行经营发展同谋划、同落实、同考核,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精准识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塔瓦克其村也成立了由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任组长,村支部书记和工作队副队长任副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工作站,明确了精准扶贫工作站的人员、经费、职责、制度等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并结合喀什地区、疏勒县政府和工行新疆分行的要求认真梳理本村脱贫工作思路、规划扶贫项目,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塔瓦克其村2018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塔瓦克其村2018—2020年三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精心筹划落实脱贫攻坚目标的每一项措施。
精准对接 提升帮扶实效
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是开展精准识别、实施精准帮扶、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的“标尺”。工行新疆分行深入调查摸排,健全完善信息数据,做到“扶贫对象实情、建档立卡纸质档案、信息系统信息数据三者相统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定位,提高扶贫效能,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行立足塔瓦克其村实际情况,以产业项目为导向,推进产业合作帮扶。工行新疆分行工作队狠抓庭院经济建设项目,引进无核白鸡心葡萄、温室小拱棚等,实施庭院经济发展项目139户、庭院整治项目34户,一期项目总计156万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仅半年时间,塔瓦克其村庭院经济项目万寿菊、大棚蔬菜等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平均每亩地比以往收入增加1500元。工作队还逐步扩大辐射范围,持续发展养殖增收,今年发放扶贫牛31户31只、扶贫羊20户100只,仅半年时间就产生了2万元收入。
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一种情感的融入,一个新生活的全新开始。随着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工行新疆分行驻村工作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让村民尽快掌握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技能、尽快提高知识文化素养、尽快从思想理念到生活方式上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稳固扶贫绩效的好办法。
为此,他们把农村的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通过夜校集中学习、技能培训、到城市农博园观摩等多种方式,实现村民们的技能武装,再通过转移就业,把贫困人口推向市场,让他们凭本事吃饭、靠勤劳致富。近年来,该行驻塔瓦克其村工作队利用周一“三结合”活动和农民夜校,集中开展扶贫政策、惠农政策的宣讲和技能培训,把提高贫困人群技能和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突破口,组织贫困户参与就业、教育、农业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余场,使95户贫困户掌握了至少一门实用技术;今年累计转移具备就业条件的人员155户245人,已经实现贫困户家庭“一户一就业”。
该行还积极探索,帮村民建立扶贫小广场和卫星工厂,在村委会周围建立扶贫小广场,开办商店、餐饮店;发挥本村裁缝、制靴等手工业优势,今年建设卫星工厂一座,解决27户家庭就业问题;发展村级商业一条街,目前已建成9间商铺,并于近期再建成9间,拟为18户贫困户提供小商铺。
扶志扶智 激发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重在观念理念的创新,要从“立志”和“融智”两方面,彻底改变农民“靠着墙根嗮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落后思想。多年来,工行新疆分行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利用周一“三结合”、农民夜校、入户走访等机会,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扶志、扶智力度。驻村工作队广泛宣传解读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政策举措,与贫困群众心贴心的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改变原有的“等、靠、要”落后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撸起袖子加油干,立志拔穷根。
同时,该行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该行的结亲干部们在结亲走访时,用心用情做好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辅助工作队对贫困群众开展扶志、扶智,激发其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帮助结对亲戚共同谋划增收致富的路子。该行结亲干部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情实意开展帮扶解困,不但为结对亲戚带去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思想理念,积极推动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思想观念的革新。
真情解忧 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一项项扶贫脱贫举措的深入推广,工行新疆分行金融脱贫攻坚工作见到了实效。仅塔瓦克其村,今年就喜事不断:一条10公里的柏油路穿村而过,19户村民实现易地搬迁,51户贫困户住进安居富民房,惠民幼儿园、村民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库尔班•买合木提高兴地说:“以前住土块房、烧麦秸杆、喝压井水,现在住新房、喝自来水,房子亮堂堂的,这么好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工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啊!”
在真帮实扶的过程中,工行新疆分行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一诺千金!只要村民有困难,工作队第一个出现在村民的面前。只要有了承诺,无论是工行结亲员工,还是驻村队员都不会让村民失望。村子的事就是工行的事儿,村民的事就是工行亲戚自家的事儿。近年来,工行人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的鲜活事例层出不穷,温暖着每一个村民。据不完全统计,该行今年春耕时节,筹措资金为全村300户贫困户发放24吨、4.8万元的化肥600袋;建立爱心基金,专门用于解决贫困户、特困家庭就医、上学等困难;送米面油肉、维修大门、维修外墙,帮助村民购置沙发、床;走访患病、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仅今年上半年,该行塔瓦克其村驻村队员就累计捐款1.5万元,为贫困家庭群众办实事好事百余件……
该行还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帮扶活动,出资购买了简便拖拽式的小麦收割机,组织本村80余名志愿者先后帮助87户贫困户收割小麦155亩、脱粒266亩;帮助困难村民拆土坯房、盖院墙、建设庭院经济等。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需要产业美,更需要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近年来,工行新疆分行将扶贫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行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补齐塔瓦克其村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实施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对居住环境不佳的贫困户进行异地搬迁扶贫,提供配套棚圈、门面房、拱棚等防止返贫,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该行在全村开展“三新”活动,倡导新风尚、树立新气象、建立新秩序,倡导文明幸福生活,确保贫困群众在思想上、生活上、活动上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村民们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心理和习惯,积极主动清理清扫房前屋后、林带道路,极大地美化了村容、村貌。
2016年底,该行首批驻村工作队入驻的疏勒县塔尕尔其乡喀勒台塔尕尔其村实现了脱贫。村民们也大大受益,他们不仅年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也逐渐变好了,一些村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农村,与工行驻村工作队员们一起投身于乡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留得住诗意,载得动乡情。
工行新疆分行脱贫攻坚的各项举措,把美好生活的诗意和远方深深根植在村民的心中;把幸福生活的浓郁乡情,载动在乡村孩子求学上进、建设家乡的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