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工行新疆分行从即日起在本报开展“大行工匠在新疆”专题报道活动。该行将重点报道其系统内具有一定服务技能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通过他们的独特经历和感人故事,展示工商银行员工精益求精、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树立工行稳健、专业、安全的社会形象。
“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改革发展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优秀文化,需要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的传承!让我们随着本专栏报道视角,一起来感受来自工商银行新疆分行的“工匠精神”。
《大行工匠在新疆》系列报道之三:大漠里的银行工匠
—记工行新疆分行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支行行长戴亚萍
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戈壁、胡杨、沙漠、河谷……那北靠天山、坐拥大漠的土地,就是戴亚萍的家乡——沙雅县。
19岁,戴亚萍进入工行阿克苏分行沙雅县支行工作。从基层柜员,到县支行行长,她用28年书写了一名基层银行员工的精彩人生:先后多次被评为工行阿克苏分行 “先进工作者”、工行新疆区分行“巾帼岗位标兵”、“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近四年的干部考核连续被评为“优秀”,2015年当选为沙雅县政协委员,2016年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工行“帕日西太”(维吾尔语:天使)。
重情感 做民族朋友的“帕日西太”
初见戴亚萍,你会惊讶于她那一口流利的维语。作为土生土长的沙雅人,她非常了解沙雅多民族的风土人情,也十分珍惜与少数民族同胞的珍贵友谊。
戴亚萍常说,要想在金融资源匮乏的沙雅县拓展业务,首先要做好少数民族员工的思想工作,抓好民族团结。为了尽快掌握维语,她随身携带维汉词典,安装维汉智能手机软件,利用业余参加维语速成班,并拜少数民族员工和客户为师。一天,戴亚萍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少数民族客户,她用维语和客户聊了2小时,那流利的维语令客户赞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训练,戴亚萍流利的维语口语和为客户排忧解难的真诚服务,使她很快结交了众多的维吾尔族客户。在她得带动下,支行也掀起了“维语学习热”,汉、维员工“结对子”,互帮互学。并在行内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一帮一”、“一带一”的结对子活动。戴亚萍与生活最困难的民族员工结成“对子”,从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并带动全行员工献爱心,仅个人为贫困员工捐款就有上万余元。
支行一位50多岁的民族女员工,因丈夫得了帕金森病,患病后期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戴亚萍得知后,率先捐款3000元,带领大家为这名员工捐了上万元。她还托自己的好友请来新疆医术最高的大夫实施手术。目前,这名员工的丈夫已经基本痊愈,生活已完全自理。
为了让家在外地的员工有“家”的感觉,她亲自找场地筹建职工食堂,与员工一同进餐。每年冬至,她都亲自下厨拌饺馅,为员工们包饺子。员工过生日,她都会亲自带着蛋糕和鲜花,送去支行班子的问候和祝福。
在戴亚萍的真情感染下,工行沙雅支行不仅营造了情谊浓厚、和谐融洽的民族团结氛围,全行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受到了客户的普遍赞誉。
勇担当 做敬业乐业的带头人
戴亚萍常说:“敬业是对劳动的尊重,而乐业是一种境界,唯有乐,才不觉得苦,为有乐才能钻,唯有钻,才能精。”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沙雅县是全国有名的农业产棉大县,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农业上,每年9月中旬是棉花收购的旺季,也是支行揽储增存的好时机。为争揽存款,拓展业务,戴亚萍利用休息时间,踏遍了县域乡镇,走遍了农户。有时在乡下、在奔波出差的路途中,一个馕、一杯水,就是她的一顿午餐。
2013年9月,戴亚萍不顾身患感冒的身体,带领员工走乡访户,深入棉花收购站吸收存款,一直坚持到9月末营业日终,待所有账务处理完毕后才回家。当天夜里,她因肺部严重感染引起高烧,被送进医院救治。一周后,因为工作,还未痊愈的她不听医生的劝阻,又回到了岗位。这次“不听话”,让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每入冬,偶受风寒,她的呼吸道就会感染,咳嗽不止,胸闷气喘。
几年来,作为一项常态化的政治任务,南疆的基层银行,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要承担重要的维稳和“访惠聚”工作。面对工作重压,戴亚萍带着员工一边拓展业务,一边落实维稳和“访惠聚”工作措施。每当夜深人静时,总是可以看到戴亚萍巡逻、值班、查岗的身影;每逢节假日,她总是主动承担值班带班,把方便留给了他人。在她的带动下,支行已成为当地开展维护祖国统一、打击暴力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宣传阵地,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强管理 带出一支精英团队
2013年4月,戴亚萍就任沙雅县支行行长。不负众望,她用3年时间,将支行带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至2016年末,支行存款较三年前翻了一番,市场占比达一半以上,存量、增量同业位居第一;人均中间业务收入位居全疆县支行第一,连续15年保持“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成为当地金融机构中的唯一。在阿克苏地区县支行行长经营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位居第一、被新疆区分行授予“先进集体”和“学习型组织先进班组”称号。
众多殊荣的背后,有全体员工的艰辛付出,更有她高效管理的功劳。她常说:抓好党建是一切工作动力的源泉。每周三下午,是支行的政治学习日,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踏青徒步抢答赛等多种形式,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落地生根,将员工思想认识转化为自觉自发的行动;每周六下午,是她专门接待员工的日子。支行还设接待信箱。员工可通过邮箱或与她面对面地交流,开诚布公地进行思想勾通。同时,她将考试成绩与绩效挂钩,带着员工开展每周培训,通过每月考试,“逼”着大多数员工获得了各类资质证书,15人成长为地区分行中层干部,其中1人成为地区分行领导,为支行乃至地区分行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为提升服务质量,戴亚萍提出了“要视客户为衣食父母,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要珍视客户时间”的“123综合教育训练法”,推动支行不断改善服务,以温暖周到、高效快捷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目前,在沙雅县三家金融机构中,虽然工行沙雅县支行人员和网点数量仅为他行的一半之少,但存款总量却超出他行两倍之多,成为当地同业中各项存款存量、增量均第一的支行。
如今,工行沙雅县支行已成为当地银行业一支精英团队。走进支行,在视频会议室,那面鲜红的党旗分外夺目。“有了这面党旗,就有了工作动力。”面对未来,戴亚萍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