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新疆银保监局:引金融活水构建服务实体经济大格局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见习记者 徐贝贝 记者 张末冬  发布时间:2019-12-13 09:37   分享:

 12月12日,第248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新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王磊焱介绍了该局引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新疆实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近年来,该局聚焦金融回归本源,构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三大格局,在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大战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深耕“三农”  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大战略

  为做好“三农”工作,新疆银保监局创建立体化“三农”服务机制,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生力军。

  王磊焱表示,该局着力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有特色的银行保险体系。目前,新疆银行机构乡镇服务覆盖率为97.90%,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为95.72%,保险机构乡镇服务覆盖率达98.60%;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乡镇和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7.63%和94.31%。

  为解决农户资金和风险问题,该局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农贷通”“棉农宝”“雪莲”“及时雨”等涉农信贷产品,并试点红枣“保险+期货”等产品;通过线上平台打造“一站式”融资服务专区,提高农业信贷产品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10月末,新疆涉农贷款余额7555亿元,同比增长6.93%。截至9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开发了4个线上农贷产品,线上农贷余额270.64亿元,涉及客户59.24万户。

  另外,该局推动重大民生项目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服务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截至9月末,县域基础设施贷款余额729.77亿元;五类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等)余额共计967.77亿元,较年初增长5.24%;22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681.01亿元,较年初增长3.37%。

  细作小微 积极服务核心区建设大布局

  新疆是“一带一路”的枢纽所在。新疆银保监局积极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投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从“三个新”出发,增强金融在互联互通中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一是激发“一带一路”新动能。健全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两地辐射带动作用。截至10月末,银行业为两地发放表内外融资余额51.72亿元,同比增长3.85%;支持新疆“五大中心”“三基地三通道”建设项目1493个,发放表内外融资余额3546.68亿元。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在新疆有效投资余额553.34亿元,为核心区提供风险保障23.2万亿元。

  二是搭建小微民营新平台,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截至9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共设立小微支行77家,小微业务专营机构127家。该局联合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政府搭建“政银保担企”合作平台,促成辖内银行机构签订了200余亿元贷款授信协议,惠及200余家民营和小微企业。

  三是建设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新通道。据王磊焱介绍,该局还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创新优化信用证、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多元化多层次的贸易结算产品。截至9月末,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跨境项目341个,融资余额483.75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为247家(次)新疆企业(其中小微企业130家)提供对外贸易保险保障6亿美元。

  聚焦主业 全力维护金融稳定大环境

  平稳、有序、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是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新疆银保监局始终坚持“风险为本”,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线。截至10月末,新疆银行业资产总额3.30万亿元,同比增长4.09%。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69.56亿元,同比增长12.47%;赔款与给付支出192.71亿元,同比增长13.94%;今年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6%。

  王磊焱介绍,自2017年整治金融乱象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新疆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更趋平稳,整体风险可控,金融脱虚向实成效显著。3年来,辖内银行业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下降17.49%和6.8%。2019年前三季度,辖内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70.1亿元;截至10月末,不良贷款率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4个百分点;法人机构拨备覆盖率204.58%。保险业承保理赔数据处于合理区间,人身险退保率仅2.19%,为全国最低。

  该局大力整治不合理收费及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打造公平合理的金融消费环境。截至10月末,已针对辖内部分银行机构开展违规涉企服务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监管检查,共抽查业务金额74.66亿元,发现问题涉及金额1.24亿元。该局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