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新疆国有企业助力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

来源:天山网  作者:马少宾  发布时间:2018-05-21 08:48   分享: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摄影报道)“今年策勒县农民的15万亩红枣我们全部收购。”5月17日,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欣对策勒县委书记马江山说。

当天,中泰集团与策勒县签订推进精准脱贫战略合作开发红枣产业协议,拉开了新疆国有企业助力南疆四地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序幕。

从转移喀什、和田地区富余劳动力,到定点帮扶于田县脱贫攻坚,再到此次助力南疆四地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国有企业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有关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担当,率先垂范,主动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新疆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国企在引领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选择。按照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将切实履行社会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南疆四地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我们帮策勒县把红枣产业发展好,其他国有企业帮忙把南疆的核桃产业、石榴产业、葡萄产业、苹果产业等一个个都发展好,农民就能真正依靠林果业、依靠农业脱贫致富了。”王洪欣说。

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付燕指出,国有企业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脱贫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南疆四地州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多品牌建设为支撑,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经济要素集聚,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全面构建南疆四地州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

付艳表示,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通过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喀什、和田地区富余劳动力在中泰集团实现稳定就业。

  定点帮扶于田县脱贫摘帽 国企是主力

于田县阿热勒乡托万也台巴什村村民阿瓦汉·亚克甫的4亩玫瑰,今年能收入两万元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脱贫致富的信心。

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成立的相关企业带动下,阿热勒乡种植玫瑰1.1万亩,周边乡镇也大规模种植玫瑰,玫瑰产业已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

“玫瑰产业是定点帮扶单位助力于田县产业扶贫的缩影。”付燕表示,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只有依托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国有企业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具有先天优势,各企业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培育特色产业。

近年来,自治区国资委牵头各定点帮扶单位先后投入资金4700万元在于田县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为产业升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于田县10家定点帮扶单位计划投资4111万元,实施183个产业扶贫项目,涉及特色农业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养殖等多个方面。

 

 

新疆雪峰集团欢迎喀什、和田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

  转移南疆富余劳动力就业 国企在行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当前脱贫攻坚最有效、最快的一种方式。

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从2017年起3年内自治区将实现喀什、和田地区10万名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

中泰集团、新疆交建集团等国有企业把吸纳和田、喀什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当做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率先行动,2017年4月吸纳接收首批1000名喀什、和田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如今已稳定就业一年。

2017年,16家新疆国企和26家中央驻疆企业累计吸纳接收10680名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喀什、和田地区万余名转移就业人员涉及万余个家庭,通过稳定就业确保稳定收入,实现长久脱贫。

“吸纳南疆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迈入小康社会,这是作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我们义不容辞。”新疆雪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康健说。

(责任编辑:欣文)

新疆金融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

更多>>>银行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