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曹勇 发布时间:2018-04-17 11:39 | 分享: |
支付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构建高效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离不开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在破除农村支付领域短板、提高农村支付服务体验水平的道路上,新疆收获不小。
近日,记者从人行乌鲁木齐中支行长郭建伟处了解到,在推动银行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加大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新疆充分发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对发展普惠金融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用,支付服务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
郭建伟介绍,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仍是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薄弱环节。近年来,该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决策部署,发挥中央银行牵头作用,健全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银联等机构的协作机制,汇聚全疆力量,争取政策优惠,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纳入全疆重点工作。
加大补贴扶持力度
郭建伟指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银行机构的主力军作用,激发农村支付服务市场活力。加大财政补贴扶持力度,引导银行机构、支付机构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融合建设。创建“人民银行推动、银联资金支持、收单机构创建”机制。
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检验指标。在该行的不懈努力下,现在基本实现了老百姓在村里就能完成各类缴费、办理支付业务,节省了路途时间和精力。据了解,截至2017年年末,新疆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3160万张,同比增长18.44%;发展农村特约商户79220户,同比增长28.2%。全疆90%的服务点新增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3项业务功能。
金融服务量体裁衣
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行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兵团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兵团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支持兵团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特殊作用效果明显。
据记者了解,该行在2016年建立兵团农牧团场全口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指标体系,增加兵团电商功能服务点、贫困团场双语机具服务点等指标数据,加大对兵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挥支付服务对兵团改革发展的支持作用。同时,分类推进兵团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针对兵团连队季节性耕种、生活的特点,在发展较好地区农资连锁店、农业合作社、村委会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黄田农场、161团试点连队支付服务全覆盖。在基础较差地区,借助补贴政策实现78团、134团助农取款服务点全覆盖,有效解决农工农忙时节连队取款、转账等基本支付需求。
普惠金融更接地气
“发展普惠金融,是人民的福祉,要把好事做实做好,打通金融与老百姓之间的联系渠道,必须要让看起来‘高大上’的金融放低姿态主动融入百姓、亲近百姓,首先需要提升农村地区金融素养,增强贫困地区支付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支付环境和物联网的铺设。”郭建伟表示,该行多年来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促进农村支付宣传常态化。2017年以来,该行加大对南疆7个重点脱贫县助农取款补贴资金倾斜,按照每个服务点一次性补贴300元机具成本的标准,全年补贴新增服务点309个,共计补贴9.72万元。
夯实普惠金融信息基础,可以更好地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该行严格执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填报分析制度,系统、全面地监测和评估新疆地区普惠金融支付服务发展水平,并在非现金结算示范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手机支付和农副产品非现金结算普及,使农户更好享受现代化支付成果。截至2017年年末,新疆农村地区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非现金支付账户数同比增长26.77%。为农村地区城乡养老保险、新农合、财政涉农补贴等代理发放及其他特色服务2964.44万笔、206.43亿元。
支付体验便捷高效
据介绍,该行紧抓新疆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在可可托海、赛里木湖、吐鲁番葡萄沟等六大5A、4A级旅游景区建立电子支付旅游示范区,打造旅游景区电子支付品牌工程。积极协调当地旅游局支持并参与试点建设,联合银联分公司和相关银行机构开展客户营销、客户宣传等系列工作,探索适合新疆区情的发展之路。同时,组织全疆开展电子支付业务培训,指导各地制定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试点实施方案并按季督导工作进程。
截至目前,试点旅游景区均支持电子购票,景区商户在普遍配备POS机的基础上,加载了建行、工行、银联二维码支付以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支持两种以上电子支付方式商户占比为86.1%,3种以上为76.8%。
同时,在公共缴费领域开展移动支付试点,打造支付便民示范工程。选取部分地州为电费、天燃气费、暖气费和出租车行业手机二维码支付缴纳试点,试点地区二维码支付出租车覆盖率达94%。
(责任编辑:欣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