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曹勇 通讯员 邹兴 发布时间:2017-06-05 15:04 | 分享: |
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热议和支持,也为新疆开启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有力地支持了新疆涉外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新疆进出口额179.6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22位,增速排名第18位。2013年至2017年4月期间,新疆外汇收支总体保持良好态势,外汇收支682亿美元;银行结售汇661.24亿美元;境外融资规模稳步增长,新增企业外债5.08亿美元,年均增长6.5%;直接投资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11.36亿美元,年均增速7.7%;境外投资提速发展,对外实际投资17.6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中亚五国的投资占23.2%。
强化政策引导
着力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环境
为更加有效地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汇局新疆分局制定了《关于金融外汇服务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支持新疆涉外经济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大对新疆涉外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工作效能的通知》,以出台“25+19”项具体措施为指引,引导全疆外汇管理系统和各商业银行努力扩大实体经济跨境融资规模,全面提升“引进来”“走出去”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外汇局新疆分局还以全面调查摸底涉外主体外汇政策需求为基础,出台了《金融外汇“一对一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并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金融外汇政策培训会等形式,对重点涉外企业进行“一对一”会商,推动外汇局和银企三方全面对接,破解企业外汇政策掌握不全面、金融产品不熟悉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企业利用外汇融资工具开拓市场,不断提升金融外汇服务质效。
创新资金融通方式
着力拓宽“一带一路”资金渠道
近年来,外汇局新疆分局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以资本“走出去”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积极向总局争取特殊政策,同意新疆在跨国企业家数不达标的条件下,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试点,先后将金风科技、特变电工等5家企业纳入全国试点,推进其中两家企业开展外债比例自律管理。截至2017年4月,新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规模达11亿美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集团内部资金运用效率。二是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快速落地实施,截至2017年4月末,全辖累计新增外债签约金额13.48亿美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优化外汇服务手段
着力促进“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
近年来,外汇局新疆分局积极落实货物贸易整体改革措施,及时做好政策宣传、解答培训及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确保货物贸易外汇改革在新疆全面推进,取消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销,允许银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电子单证审核,简化企业货物贸易收入管理,不断提升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外汇局新疆分局推行边贸旅购代理业务不纳入出口收汇核查的差异化管理政策,并将差异化管理政策与口岸经济、民族产业发展相结合,扶持新疆中小边贸企业做大做强。截至2017年4月,辖区72家边贸旅购企业享受到了差异化管理政策带来的便利,标识企业办理“出口不收汇”业务涉及86亿美元,为支持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边境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提升外汇管理效能,2015年,在全疆外汇管理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单一窗口服务模式,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开展预受理、预审查和业务备案,缩短各项外汇业务办理时间,切实降低涉外主体的“脚底成本”。2016年,进一步丰富综合窗口职能,使其成为及时调查了解市场需求、传递政策意图、实施预期管理的重要平台;年均办理各类外汇行政审批事项672笔、对外服务事项1281笔、企业业务咨询2766人次。
着力推进外汇市场建设
提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水平
为提升涉外金融服务水平,充分满足结算需求,外汇局新疆分局通过实施结售汇市场准入约见制度、市场准入“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外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疆共有外汇指定银行25家,银行结售汇网点894个,衍生产品网点134个,同比新增40个和5个。2016年,成功推动首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银行——哈比银行在疆开办外汇业务,有效促进了中巴经济走廊金融层面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引导和鼓励银行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避险工具,指导银行为多家涉外企业办理了坚戈、卢布远期结售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苏姆对美元的无本金交割外汇远期业务,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欣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疆金融网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疆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zgxjjrw@163.com